close

P1  

2   

3   

別看到一堆豆芽菜就別急著關掉喔~今天分享真的是篇好文章呢!
對於有興趣學鼓的朋友算是一門觀念.對於正在練習鼓道的朋友也是一個複習的好機會喔!

~下文轉載自 鼓髓 - 小恆 - 爵士鼓論壇

在我們學鼓的過程中,其實大家都知道,去練習 PAS 組織的 40 種手法是非常重要的,
因為在我們打鼓所用到的四肢裡,它佔去了雙手上面可以說是大多的技巧。

但是在小恆教過許多學生後的心得發現,實際上絕大多數的人都僅練習了:
單、雙擊、裝飾音、Para-diddle,以及 40 種手法之前就先練習的輕重音 ( Accent ) ...
大約就是在 4 - 6 種之間。

但為什麼會比例會到 6:40 這麼懸殊呢?

小恆認為可能是以下兩個原因: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(1) 關聯性低:

由於這套手法的起源,是編寫給『行進樂隊』 ( Marching Band ) 裡的
小鼓手使用。因此當學習套鼓的我們,初次見到 40 種手法的譜例時,
會有種怪怪的感覺,比如『雙擊』 ( Double Stroke,RRLL or LLRR ) 算上一種之後,
對於要計算點數的『輪鼓』 ( Roll,就是把打擊加速到聽起來像一條線的意思 )
又高達有 9 種之多 ( 共有:5 、6、7、9、10、11、13、15、17 這些列出的點 )。

還有比如 Triple Ratamacue、Double Drag Tap ... 這些,怎麼看都像是行進鼓專用的。
因此,在並不明白實際用在套鼓上,它們究竟可以幹甚麼,這樣的疑惑下,
就造成了選擇比例的懸殊。

(2) 數量太多:

40 種,實在是很大的量!( 光要背起來,似乎就不簡單 @@ )
每一個又要花很多時間才能熟練,而我們又還有許多其他東西的也必須準備
( 比如腳法、四肢拆解、節拍器、移位 ... ),於是就造成更大一些的放棄感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好,由於在小恆個人的打鼓應用裡,實在認為手法是頗為重要的東西
而在自己練習過程裡,也沒有覺得練完全程是難如登天 ...
( 實際上,是感覺過於龐雜,而不是難 ) 
因此,接下來我們逐一來將它的用途,以及小恆私房練習的方式,
一併與大家分享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首先先來說它們的實際用途: 

40 種手法對套鼓的應用來說,其實它只是一種『未完成體』。
也就是除了表象上,譜列出的那些點之外,它還需要『二次變形』!
這才會符合我們套鼓的使用目的。

整個發展應該是這樣:

(1) 先練好手法 ( 任一款 )。
(2) 用譜排列,移位在套鼓內 ( 即二次變形 )。並挑選出『好聽』的排列。
(3) 將此好聽的『二次變形』,進行熟練。
(4) 最後放在演奏時可用的地方。就成為很讚而別人無法做到的效果!

( 經過二次變形的東西,會讓一般人、甚至鼓手,也產生聽覺
的混淆,也就是他們可能不知道你是用手法排出來的,於是
就抓不出內容。而無法聽出,就一定打不出!因此變成你的獨門 ) 


【例】: 最著名的改編,可參考名家經典:Steve Gadd 變形 Paradiddle 的案例。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l4DKmbfDyk

看完了影片,大家是不是有發現,除了採用『手法』加『二次變形』之外,
我們坐在鼓前面隨興的想像,是不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出這種結構的東西呢?

這就是為何小恆會非常推薦大家要練習 40 種手法的原因了,因為它的結果
和我們一開始感到的『關聯性低』是恰恰相反!

不但是適用於套鼓的,而且還是令人驚訝的豐富好用,效果卓著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最後,來談到小恆私房的輕鬆的練習法: 

首先,要改變心態!

那就是先把 40 種這個『總數量』,忘記! 

● 練習的過程:

小恆是這樣練的,我以往每次進行手法的練習,大約都是 20 分鐘。
隨便抓一個來練,忘記其他的。

這個方法的好處是,當任何一個東西進行 20 分鐘以後,
該內容一定會被我們背起來!( 所以,其實是不用『背』的 )

因此就算傻傻地練,每周只練 1 小時手法 ( 3 次,每次 20 分鐘 )。
三個月內,也一定能『自動背完』 40 種手法
( 每週 3 次 X 4 週 X 3 個月 = 36,扣掉前面說過的 4 種已經會的,剛剛好 40! )。

● 但是,請務必配合『節拍器』,就算是用 4 分音符算,速度只 40 也沒問題。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另外,來補充一個能讓學習者更輕鬆的觀念:

在小恆的心得裡,練習手法其實是在練以下三個部分:

(1) 手腕與手指的靈活性。
(2) 依照譜,熟悉不同『手部順序』的習慣性。
(3) 高度 ( 重音 )。

這樣乍聽起來好像又複雜了,沒關係,我們馬上將它刪到只剩下一種!!

由於都是你的同一雙手,因此在長期練習下,前述的 (1) 靈活度。(3) 輕重音。
這兩部分,雙手會隨時間越來越厲害 ( 也就是並沒有每一次都在重練! )

因此唯有 (2) 『手部順序』這一部分,是唯一每次才要新練的
( 就只是這樣而已!)

所以,當你在進行到比如 20 種的時候,你會發現,整個過程將逐漸輕鬆!
因為 (1) 和 (3) 都自動被解決了!請記得,屆時那個感覺一定會出現。
真的會只剩下 (2) 這個所謂『手部順位』這個記憶的問題,而已。 

到那時候,請務必告訴小恆,這方法果然是有效的。那我會大大的恭喜你 :)

短短三個月,40 種!那真是令人無法言喻的開心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而最後,來解釋一下有關『速度』的問題。

其實『速度』問題,並不是只有手法才有,而是練習打鼓的任何一塊時都存在。
因此,配合節拍器慢慢加速,練到哪裡再使用到哪裡,平常心看待,
那才是良好的觀念。我們並不需在練習手法的時候,特別將速度的壓力集中過來,
而影響了練習的好心情。慢慢來就好,先只求 (2) 的打點正確即可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以上的說明希望對大家有幫助。也祝您早日突破手法的迷障,加油!
如果有問題,也歡迎您直接留言,或以私人訊息向小恆詢問皆可。謝謝。 


20168_1189695752022_1517212921_30419529_3429149_n  ● 小恆 資歷:( 爵士鼓資歷 27 年 )

◎ 伍士塔克流行音樂中心 負責人。

◎ 全國創作樂團聯盟 召集人。

◎ 中央電影公司專屬配樂、公共電視專屬配樂。

◎ 刺客樂團 鼓手。

◎ Seeder Band 團長兼鼓手:
團內歷任主唱:信 (信樂團主唱)、阿凸 (發片歌手)、
姚可傑 (東方快車主唱)、唐林 (演藝人員)、
阿飛 (金曲獎最佳男歌手、賽德克巴萊電影音樂歌手)、
Joyce ( 台北 EZ-5 首席歌手 )、陳葳 (發片歌手)、
汪佩蓉 (發片歌手)、Milly、Kay
鐘樺 (山頂黑狗兄原唱、發片歌手)、戎祥 (演藝人員)

◎ Relax 樂團鼓手:
主唱:張惠妹 (發片歌手)

◎ Ruffusion Band 鼓手:
Guitar:潘學觀 (瘋狂電吉他作者)。
Bass:江力平 (濁水溪公社)、林頌閩、陳任佑、游天仁。
Keyboard:呂聖斐 (海角七號金馬獎配樂)、李欣怡。
Saxphone:陳文祥。

◎ 演唱會鼓手:孫燕姿、順子、高凌風、辛隆 ... 等數十位。

◎ 全國 PUB 駐唱及商業演出 1,500 場次以上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鼓髓 - 小恆 - 爵士鼓論壇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Drummarrow



401729_413772581977234_179548318732996_1322417_425556712_n  
MS musicworld, 全國第一家設計給推廣樂器/音樂/藝文活動的網站! 要聽要學要看, 任何疑難雜症, 進入http://www.msmusic.com.tw/   

arrow
arrow

    MS MUSIC 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